【俗套与创新】编剧永远在俗套与创新间挣扎。俗套即程式、套路、类型化和陈词滥调。俗套的人物、结构、语言无处不在。为何不彻底摒弃它?因为俗套不仅仅代表保守和匠气,更代表一般观众的审美心理模式。它形成也许超过数千年,逆行必然失去大部分观众。真正的杰作永远是俗套中的创新,或创新中的俗套。
【观众期待】编剧有个误解,以为他千方百计藏匿的秘密结局如同体育比赛的结果,是观众最期待的。错!除了悬疑剧,绝大多数影视剧结局观众都能猜到。正义一定战胜邪恶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男女主角仇人开场,结局一定上床。观众期待什么?过程!从仇人到爱人的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?好剧反复播的奥秘是也。
【四种结构类型】电视剧结构:1.动作线贯穿型(主人公有目标有动作,编剧为其动作设置障碍,他克服障碍抵达结局);2.人物关系冲突型(主人公无明显动作线,但与对手有恩怨情仇等因果联系,形成冲突直至结局战胜对手);3.单元故事型(围绕主题发生一系列单元故事);4.人物编年史型(传记编年故事)。
【人物的峰值】好编剧和坏编剧的区别在于,前者笔下有精彩人物,后者没有。何为精彩,无技术参数。但可想象人物性格张力是一条正弦曲线,有波谷和波峰,震荡越大,张力越大。一个人物有几次超乎一般生活的巅峰状态(极端性和极致性),这个人物就精彩。一部电影有三次巅峰,电视剧有7-8个巅峰即成。
【三角关系】几何学说三角形最稳定,编剧学中三角形最有戏。设计人物阵营时,一般会想到冲突双方,其实最好是三方(如《三国演义》)。三方关系如同黑白灰,多了许多层次、过渡、缓冲,更丰富立体。两方阵营的弱点:1.易陷入非此即彼的是非判断;2.易在冲突推进中打结;3.单调和单薄;4.易直奔主题。
【造人】文学即人学。被记住的影视作品里都有难忘的人。这被世代牢记的人其实并无生物学存在,是编剧或作家“造”出来的。写剧本,起始于欲造人,终结于造人。这个(些)人须具备:1.有人文审美价值;2.鲜活如真;3.有感染力和冲击力;4.有命运跌宕或变化落差;5.能折射社会和时代;6.具有充分唯一性。
【贴标签】怎样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人?贴标签吧。某甲,男,40岁,设计师,内向,未婚……当标签贴得足够多时,他的特点和唯一性就出来了。具有100个符合逻辑的特征的人,在这个世界上雷同的可能性就小了。标签要点:1.符合剧本主题;2.符合逻辑;3.标签排他性由小到大排列;4.能引起冲突;5.适度出位。
【人物弧】温迪简汉森提出,即人物发展弧线。造人时,人物进入本剧为起点,之前为前戏,人物出局为终点,类似函数曲线:1.波峰波谷为拐点;2.峰谷落差决定张力;3.人物弧为主题服务;4.先确定落点(终点)再反推之前诸点;5.兼顾起终点变化和峰谷落差;6.拐点清晰突出;7.各人物弧交点产生戏剧推动力。
【信息量1】一部电影,一集电视剧能提供的时间和空间是固定和有限的,贪婪的现时代观众,他们渴望在有限中尽可能提供无限的信息。这是时代的要求,也是今作品和旧作品的分野。这就要求如今的编剧能有复合的表达:即除了主故事、主动作线、主题、主角、主调、主任务、主场景、主情景等之外的其他信息。
【信息量2】那些副信息或者复合信息应该包括:1.前戏;2.副线;3.更立体丰满的配角;4.多元风格;5.多层次人文价值;6.跨学科知识;7.副主题展示;8.哲学宗教思辨;9.闲笔;10.复合类型探索;11.潜台词;12.戏中戏戏外戏;13.多趣味追求;14.多重人物性格;15.试听效果的丰富;16.新科技的应用等等。
【信息量3】信息多寡跟故事单纯和复杂有关系,但关系有限。单纯的故事也可以包含丰富的信息;复杂的故事也可能信息单调。在满足现代观众对信息量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,信息的多寡还是决定于剧本的内容、类型、主题和编剧自己的风格和追求。此外,信息量的大小多寡,其实也不是判断影视作品优劣的标准。
【有戏没戏】有戏还是没戏,是个大问题。戏,是指有戏剧性的事件、动作、冲突等的总称。就是带有戏剧性的内容。戏的要素:1.有动机的动作;2.对情节和人物关系有推动;3.引发观众关注和好奇;4.形成了一个期待的目标;5.能够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;6.发展中遇到曲折和危机;7.最终达成或不达成这个目标。
【瞎子登山】写对白如同瞎子登山,左脚和右脚对话,左脚登上一级,右脚悬空,必须跟进并找到下一个台阶,登上去,又让左脚悬空。必须扣紧每一步,才能不断往前走。可每踩一级,观众便对下一级既期待,又惶惑。因为下一级可能如观众所期待,也有可能出乎意料地踏虚,甚或逆转和下行。台词就应该这样写!
【游戏元素】假如把影视文艺作品的思想性、人文精神抽离出来,其实它也是一场游戏。至少在观众的角度,去欣赏一部影视作品,主观上没有想去接受教育,而是去做一场游戏。一个字:玩。所以编剧可以在创作中引进游戏元素:竞赛、对垒、积分、过关、难度设置、角色扮演、冒险、生死、暴力、成败、贫富……
【观众心中的真实】其实我们想做到的是让观众认为真实。反过来说,即便你写的东西直接取材于真实事件,弄得不好观众还是认为不它真实。那观众认可的真实是什么呢?观众判断影视作品真实性的三个根据:1.生活常识(不高深);2.人生经验(共同的);3.逻辑推理(符合逻辑)。满足了三点,观众就买账了。
【向烂片学习】烂片令我们厌烦,但编剧不要简单摒弃烂片,可以作为反面教材,向它学习。看烂片时向自己提问:1.我为什么讨厌这部作品?2.我从哪里开始感到乏味?3.它真的是那么一无是处吗?4.什么是它的致命伤?5.它的烂,属于超烂,还是平庸?6.假如编剧是我,能做得更好吗?7.我能提出几条改进建议?
【伟大的作品】伟大作品应充分具备两个价值:1.审美价值(感动、震撼、有趣、启迪、唏嘘、陶醉、赏心悦目、引人入胜等);2.人文价值。即对人道主义和人类文明进程有所贡献(如独特人物、哲学思辨、崇高境界、美好情怀、道德评判、心理探索、理性彰显、精神皈依、科学倡导、情感关怀等诸多方面)。
【编剧慎用之听墙根】听墙根,所谓隔墙有耳,通过躲在一旁窃听获取重要信息、泄露惊天秘密或揭示事件真相,从而推进情节发展、形成故事拐点、解决人物间冲突等的方法和技巧。这是最烂的技巧之一,因为:1.生活中极少见;2.无助于矛盾激化(逃避);3.有损人物形象(猥琐);4.被滥用(简便)。故慎用。
【编剧慎用之说前史】在某关键时刻,为了使观众认可角色行为,说明事件设计的合理性,假旁人之口直接说出该角色前史,让观众信服地说:原来是这样!怪不得!也是拙劣技巧之一,因为:1.关键时刻没时间说(不真实);2.打乱节奏和气氛(离间);3.不高明(语言无力);4.侮辱观众智商(啰嗦)。故慎用。
【编剧慎用之玩跟踪】如果不是警匪谍战,人物也不是私人侦探之类的,请慎用跟踪。因为:1.看上去很假(难拍);2.不符合生活经验(你自己去试跟一回就知道了);3.写跟踪是为了探究真相,但实际收效最低(显得人物黔驴技穷);4.在人物塑造上减分(被跟者很傻跟踪者很猥琐);5.对推动情节作用不大。
【编剧慎用之说内心】影视的特点就是客观展现,就如同真实生活一样,你永远看不到别人的内心世界。电影里常用来表现内心的是两种方法:画外音和自言自语,须慎用之,因为都带有主观强加性:1.与规定情景不冲突;2.符合人物性格;3.最好不要直抒胸臆(曲折表现);4.表达内心不要太完整(流露与泄露)。
【剧本里的善与恶】小孩也问电影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,虽幼稚,其实反映观众观影的善恶观:1.必须有善与恶之分并扬善抑恶;2.绝对善人和绝对恶人一样令人感到不真实和浅薄;3.不接受无缘无故的善和恶;4.不接受高高在上的善(救星大恩人);5.不接受一群恶人杀成一团;6.主角须体现善,并让观众爱上他。
【联系我们】
扫描添加公众微信号,欢迎大家多多推荐,关注我们。
微信公众号:zhongchuanyingcai
投稿邮箱: zcyc@cnmhr.com
商务合作:010-657277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