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被删改的镜头
《大搜查》——张国立扮演的其实是整个绑架事件的幕后主导,修改后在剧情中段反转,摇身一变成为帮助警方破案的警察。陈奕迅饰演的黑帮大佬成功逃脱了警方追捕,继续干着走私生意,删改后变成被警方逮捕。
《深海寻人》——红色绣花鞋鬼的故事完全被剪掉。因为不可以出现真正的鬼。
《画皮》——删除了王生与狐妖的真实激情戏,以及狐妖捧着高大哥血淋淋人心的画面。
《南京!南京!》——刘烨扮演的爱国士兵跪在地上,被活生生砍下头颅被删掉,以免刺激部分观众的敏感情绪。
《志明与春娇》——志明前女友被发现出轨的原因,原本是她手镯间不小心夹了一根不是中国人的毛发,删减后变成“她的手镯是志明买不起的”;春娇去体检的原因本来是吃避孕药,剪后变成前男友不肯戒烟。
电影审查的重点其实并非龙标
1990年,中国电影审查制度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电影审查制度,电影审查许可的标志是片头的龙标和片尾的技术审查合格证,一头一尾将整个电影卡住,只有两证齐全才能上映。因为大多数观众不会坐到影片结尾字幕走完,所以对龙标的印象更强,对结尾技审则不太了解。
技术审查合格证
片方将电影送审后,一般会进行两轮审查。
第一轮审查一般只审查内容,在大关节上予以把控。由于整个流程非常之长,很多想要在国内同步上映的外国大片,经常后期还没做好,就会先去送审,审查者看得也是绿幕蓝幕威亚没有去掉的毛剪片。
第一轮审查完,基本就可以拿到龙标了,也就意味着这部影片“原则上”没有问题。片方可以拿着龙标和“技审证”(实际上还未经过技术审查,只是先贴个证再说)去制作数字放映介质(DCP)的母盘。
接着就是二轮审查,所谓技审。技审所要面对的就是影片的最后版本,没有威亚、没有绿幕,跟观众看到的片子一模一样。只有等技审通过之后,影片才能最终上映。
很多技审一般都拖到影片上映之前才完成,但如果技审通不过,就直接影响影片的最后档期,片方提前制作的上千块的影片硬盘将会造成巨大物质损失。
之前的《一步之遥》和《我不是潘金莲》都是在技审遭遇滑铁卢。前者只能临时修改,制作组重新赶制出上千块母盘,人肉快递到几百个城市的上千家影院,才确保电影准时上映。而《我不是潘金莲》则没有这么好运,最后只能无奈宣布延档。
前几年,一部二战题材的外国电影准备在中国上映。影片内容非常主旋律,但有几处裸露镜头,片方想借主旋律保护伞保留裸戏。但卡在了技审这一关,只能剪去裸露镜头,最后以至于全国人民观看这部电影时,看到了支离破碎的奇葩段落。
由此可见,虽然龙标是中国境内电影上映最具标志性的通行证,但在真正的电影审查过程中,第一轮龙标审查只是确认电影在内容的大方向上没有问题,更为细致和严格的审查,则隐藏在第二轮的技术审查中。
【联系我们】
长按下方二维码,报名咨询及获取免费教学资料
咨询微信号:zcyc65727776
投稿邮箱:zcyc@cnmhr.com
商务合作:010-657277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