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剪辑?剪辑是将图像连接起来的基本手段。“剪辑”一词在英文中与其相对应的是“editing”,有编辑之意。按照汉语的字面理解,剪辑实际上是两个动作——“剪”和“辑”。将原来连续的画面断开就叫“剪”,再将剪断的画面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连接起来就是“辑”,剪辑就是剪而辑之。汉语中的剪辑比德语中的“schnitt”(裁剪)和法语中的“montage”(蒙太奇,组合)更为贴切,更加言简意赅。
一、连贯
镜头剪辑是通过一定的镜头组合方式去模拟或者虚构时空关系,以此来达到叙述故事、抒发情感和传达思想的目的。剪辑本质就是依据人们的心理逻辑关系将图像连接在一起。一个人从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走出,穿过红场,下一个镜头就接他走进了美国的白宫,这样剪辑并没有什么问题。因为一个人从一个建筑走出,然后走进了另一个建筑,是符合空间认知逻辑关系的。但事实上人是不可能从克里姆林宫走出来就进入白宫的,因为两者离得实在太远,所以剪辑是在模拟和虚构时空关系。人们之所以信以为真,是因为依靠自身的逻辑推理和联想,建立起画面因果的连贯性。
这种连贯性是建立在心理层面上,而非物理层面上。在剪辑过程中还会使用音乐、音响和有声语言,这些声音在物理上是连续的,和画面一起剪辑,画面很容易成为声音的附属品。因为声音在物理上的连贯性会取代画面在逻辑上的连贯性,在音乐或音响存在的情况下,观众对视觉连续性的要求会大大降低。在MTV中几乎任何画面都可以连接在一起,在音乐的主导下,观众不会感到任何的不适,恰恰说明逻辑上的连贯性很容易被物理上的连贯性所抹杀。
在物理上,声音的连续是客观存在,想打断声音自身的连续也很困难。且不说强切人物的对话,就是在手风琴演奏中插入一段钢琴演奏,都会让观众觉得怪怪的。而建立在观众心理层面上的画面因果逻辑则不同,它会随着观众对视听语言的熟悉而不断飞跃。电影刚出现那会儿,一个水浪的镜头,就可以让观众跳上椅子,挽起裙子,现在的影院里不会再闹这种笑话。过去全景到特写必须通过中景过渡,今天从大全景切到特写都可以,中间没有任何中景镜头过渡也没关系。过去轴线和方向的原则是十分严谨的,现在剪辑时却经常变通。总之,只要画面剪接逻辑能够被观众所理解,画面组接能够流畅地叙事,一切原则都可以打破。观众心理认知上的进步带来逻辑推理上的变化,正是影视剪辑艺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。
二、匹配
不变换拍摄的景别和角度,一镜到底的画面并不好看,尽管仍有些纪录片为了强调原汁原味而刻意为之。剪辑师将同一对象的不同景别或者角度的镜头组接到一起,从而使固定的画面产生变化,避免观众视觉疲劳,这是视觉语言最常见的表达方式。将同一对象不同景别或者角度的镜头组接到一起时,镜头的转换不能产生明显的跳进,不能因镜头转换而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和理解上的困难,导致观众观看时思路被打断,这些保障流畅而不错乱的剪辑规则就是匹配。
匹配就是要求剪辑要平顺流畅,它既是剪辑的基本要求,也成为剪辑的最高境界。优秀的剪辑师,要能协调处理多种要素关系的匹配,使之平顺流畅。比如要处理好焦距统一的匹配,色彩的匹配,形状的匹配,运动速度的匹配,距离远近的匹配,画面位置的匹配,动作的匹配,光线强弱的匹配,视觉概念的匹配,还有音量高低的匹配。然后观众会完全沉浸在剧情里,跟着导演的设计进行思维,感受画面所带来的喜怒哀乐,完全忘记时间,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,这就是匹配的剪辑,也必然是好的剪辑。
如果让一位喜欢看电影的观众说出十个著名的演员,哪怕是国内和国外各十名,可能也没有问题。如果再让他说出五位知名的导演,可能也困难不大。但要让他说出来几位著名的剪辑师,或者说出他最喜欢的那部电影的剪辑师,恐怕真说不上来。好的剪辑会把观众带入忘我境界,这是剪辑师的最高境界。遗憾的是,一部优秀的作品,观众反而会忘记剪辑师的存在。相反,糟糕的剪辑就会让观众感觉不舒服,观众很难融入其中,思维时不时地游离于叙事主线,一心想弄清楚这么糟糕的剪辑到底是谁干的,然后跟着骂娘。人们在观看影片时想起剪辑师,不是因为他工作出色,而是恰恰相反。所以在镜头剪辑时应该力求画面前后衔接匹配,剪辑平顺流畅,慎重处理相邻镜头间的级差、跳接和屏闪等问题。
三、级差
在表现某个对象时,相邻镜头的景别和拍摄角度必须有较大的区别,观看时视觉才会舒服。在影视作品中最早开始使用不同景别的镜头进行组接,要从大卫·格里菲斯(D.W.Griffith)说起。格里菲斯是一个了不起的电影人,他第一个明白了剪辑的心理意义。20世纪初的影片依旧习惯于演员顶天立地撑满整个银幕,格里菲斯开始在影片中尝试不同的景别,在其导演的《永恒之海》(The Unchanging Sea,1910年)中,就将大全景加入到自己的镜头语言里。格里菲斯在景别上的进一步贡献是,在同一场景中根据剧情使用不同的景别和机位,经过不断尝试和探索找到了全景—中景—近景/特写经典电影叙事的镜头语言,如图5-1。这一做法彻底地打破了舞台化的时空观念,将一个场景空间拆分开来,表现不同层次的细节,是电影叙事的一个重大突破。
电影《永恒之海》中的大全景
电影《永恒之海》中的中景
电影《暴风雨中的孤儿们》中的特写
图5-1 格里菲斯在电影中使用不同景别的镜头
格里菲斯是第一个在剧情片中大量运用特写镜头的,从而把观众带入了影片人物的情感世界,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。然而制片人并不具有这种意识,他看了《暴风雨中的孤儿们》(又名《奥凡斯风暴》,1921年)后大惊,怎么可以将人物的脸剪辑得这么巨大而丑陋,我们不能放映这样的片子。我们花钱请来这个演员,要看他们的全身,而不只是一张脸,而且观众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,这会让他们很困惑。可是效果好不好观众说了算,结果是观众一点也不困惑。他在1915年拍了《一个国家的诞生》,在这部影片中,格里菲斯在全景、中景、近景和特写间的镜头切换已经十分娴熟了。这种剪辑手段运用极大地刺激了电影同行,引起争相效仿,并成为电影剪辑的基本模式。
在默片时代,不同景别的切换一直被小心谨慎地使用着,不同景别的差异一般维持在“一档”的跨度。当时还不具备大级差的观念,每个镜头之间景别的差异只有一个级差,从全景到中景,从中景再到近景或者特写。在默片时代,画面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,因此形式上的表现力受到了特别重视。违背小心谨慎地切换景别原则的剪辑,首先出现在德国大师的影片中,在茂瑙(F.W.Murnau)的影片《吸血僵尸》(又译《吸血鬼诺斯费拉杜》,1922年)中,出现了从大全景直接连近景的画面,两个镜头之间跨越了中景和全景,但这种连接方式并不多见。“一档级差”的景别切换规范实际上保持了二十多年,直到20世纪30年代。在20世纪这一百年中,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欣赏习惯也相应改变。一档级差的镜头连接方式虽然仍然被接受,但人们希望看到节奏更快,更强烈的视觉刺激,后来多级差的影视作品就比较常见了。
格里菲斯建立了电影剪辑的经典原则。电影剪辑经典原则的基础是“隐形剪切”的概念。一般认为好的镜头剪辑应该总是连贯流畅和移动的,剪辑的目的就是抹去剪切的痕迹,让观众不注意或者忘记在看电影。格里菲斯的无缝剪辑沿用至今,几十年来一直是电影剪辑的主流手段。越是隐形,我们就干得越好。遗憾的是,由于剪辑艺术无形的风格,使剪辑师的工作得不到重视,观众甚至意识不到剪辑师的存在,这是多年来电影业保守得最好的秘密。
【联系我们】
长按下方二维码,报名咨询及获取免费教学资料
咨询微信号:zcyc65727776
投稿邮箱:zcyc@cnmhr.com
商务合作:010-65727776